首页 资讯 正文

特写:档案里的浙江抗战故事有血有泪见精神

体育正文 23 0

特写:档案里的浙江抗战故事有血有泪见精神

特写:档案里的浙江抗战故事有血有泪见精神

中新网杭州6月10日电 题:特写(tèxiě):档案里(lǐ)的浙江抗战故事有血有泪见精神 一张报纸上(shàng)清晰地印有“庆祝抗战(kàngzhàn)胜利(shènglì)”六个大字,这几个字加盖在原先的内容之上,在匆促中可见喜悦之情……这是浙江省档案馆馆藏的《东南日报·抗战胜利号外》。 1945年8月10日晚上,日本宣布接受《波茨坦公告》,引起了(le)全社会的(de)沸腾。 6月9日,浙江省(zhèjiāngshěng)档案馆展示馆藏的《东南日报·抗战胜利号外(wài)》。 王刚 摄 “《东南(dōngnán)日报(rìbào)》是当时浙江省(zhèjiāngshěng)内(nèi)知名大报,得知这一特大喜讯时第二天的报纸已经印出,来不及更改版面,于是在头版上加盖了‘庆祝抗战胜利’六个大字,作为号外发行,第一时间把喜讯传递给(gěi)全省人民。”浙江省档案馆征集编研处副处长阮发俊表示,这份《东南日报·抗战胜利号外》印发于1945年8月11日,从这份档案里(lǐ),可以感受到民众在第一时间内传递抗战胜利的喜悦场景。 6月9日,浙江(zhèjiāng)省档案馆发布《浙江抗战档案珍品名单》及地图(dìtú)。(浙江省档案馆供图) 6月9日正值第18个国际档案日,浙江(zhèjiāng)省档案馆(dàngànguǎn)于近日集中公布侵浙日军投降和遣返(qiǎnfǎn)档案、发布《浙江抗战档案珍品名单》及地图(dìtú)并进行展示等。透过一份份档案,看见的不仅仅是过去的历史画面,更是中华民族在逆境中奋起抗争的伟大精神。 《东南日报·抗战胜利号外》就是浙江省档案馆向社会集中公布的13件侵浙日军(rìjūn)投降和遣返档案之一(zhīyī)。 据浙江省档案馆副馆长王健介绍(jièshào),这些档案是浙江省档案馆联合各级档案馆,从馆藏的100多万卷(件)民国档案和革命历史档案中,精心(jīngxīn)挑选了最具代表性的,反映侵华日军在浙江投降、受惩处、被(bèi)遣返的13件珍贵档案,“这些珍贵档案生动展现了收复沦陷区、惩办战犯、集中管理日俘(rìfú)日侨并遣送回国等真实情况,还原(huányuán)了对日受降、欢庆(huānqìng)胜利的历史场景”。 除了《东南(dōngnán)日报·抗战胜利号(hào)外(wài)》外,还有《新四军军部布告》《新四军苏浙军区金萧支队司令部致日本军部队长通牒》《龙游县庆祝抗战胜利举行火炬游行的通知》《日本无条件投降(tóuxiáng),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的紧急通知》等档案。 以(yǐ)《龙游县庆祝抗战胜利举行火炬游行的通知》为例,透过这份档案可以了解到,彼时在龙游县,以火炬游行的盛大方式(fāngshì)欢庆抗战胜利,其特别注明(zhùmíng)了“即使下毛毛雨也照常举办”,“漫卷(mànjuàn)诗书喜欲狂”的激动心情跃然纸上。 6月(yuè)9日,展出的营救“杜立特行动”美军飞行员档案中(zhōng)的美机残骸。(浙江省档案馆供图) 此外,浙江(zhèjiāng)省档案馆还首次发布《浙江抗战档案珍品名单》,共有22项档案入选,部分珍品进行了现场展示,如营救“杜立特行动”美军飞行员档案、舟山渔民营救“里斯本(lǐsīběn)丸”号船英军战俘档案、1944年龙(niánlóng)(游)衢(县)战役档案、日军侵浙(qīnzhè)细菌战档案等。 浙江衢州(qúzhōu)市“杜立特行动”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伟勇在现场看到了这(zhè)份营救“杜立特行动”美军飞行员(fēixíngyuán)档案。在他看来,这些珍贵档案讲述了衢州民众营救“杜立特行动”中飞行员的故事,“尤其是这份展出地图(dìtú)正是当时衢州及周边地区百姓用双肩和人力,从崇山峻岭中救下命悬一线(yīxiàn)美军飞行员的路线图,这就是中美两国人民用血与火铸就的深厚友谊的‘第一(dìyī)现场’”。 此次活动现场,董利华、孙宗修、陈金荣(chénjīnróng)、蒋兆悦、王海洋、徐松涛等六位(liùwèi)捐赠者还向浙江省档案馆捐赠了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票据(piàojù)汇单、抗战海报和纪念抗战书法等一批极具历史价值(jiàzhí)、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的重要档案。 “横滨正金银行是日本明治时期至二战期间重要(zhòngyào)的外汇专业银行,负责处理日本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的金融业务,该银行在(zài)华分支机构(如北京、天津、上海)是对华经济渗透、侵略的关键工具。”浙江省档案馆征集编研处一级(yījí)主任科员汪超表示,该票据汇单反映日本战时(zhànshí)经济侵略行径,也是研究日本金融体系的原始档案资料(dàngànzīliào)。 “这里面(lǐmiàn)每一分钱都是中国人民的血汗钱。”捐赠人董利华说。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、中国档案学会(huì)常务理事傅荣校表示,这些档案珍品不仅(bùjǐn)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(yánjiū)价值,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、传承(chuánchéng)抗战精神的优质资源,也充分体现了浙江在(zài)抗战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与贡献,对于丰富中国抗战历史研究、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深远意义。 档案静默无声,却又掷地有声(zhìdìyǒushēng)。 浙江省档案馆馆长(guǎnzhǎng)王利月表示,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,档案是无声的“讲述者(jiǎngshùzhě)”,“通过向社会公布抗战档案的方式,让我们(wǒmen)再一次回溯历史,铭记来之不易的抗战胜利,也希望我们能以史为鉴,珍惜(zhēnxī)当下的美好生活”。(完)
特写:档案里的浙江抗战故事有血有泪见精神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